欢迎来到陈思危北京心理咨询
    当前位置:首页 >> 情绪 >> 强迫 >> 正文

强迫性思维怎么办?

发布日期:2014-11-25  |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|  文字大小:【】【】【

    强迫性思维案例】

    陈思危老师,你好,我初三那年,16岁,也许由于学业压力比较重,开朗的我开始情绪比较压抑,紧张。高一,17岁,感觉病情加重,总是紧张焦虑胆怯,流泪。同时害怕与异性交往。怀疑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和焦虑症。高二,通过转学等方式,换了环境,调节自己,经过两年自我调节,回复了开朗性格,广交朋友。高二三时,感觉自己有强迫症,没有强迫行为,只是强迫思维。总是有一些与我所想刚好相反的.坏的.不好的.莫名其妙的思想从脑中蹦出来,明知其不对,但难以控制其产生。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业和生活,感觉自己开始变得迟钝。您说我该怎么办呢?

    北京朝阳情绪问题心理咨询师陈思危老师谈到:

    你好,收到了你的留言,我脑海里闪现出一些强迫思维的症状,有强迫思维症状的人在心理上常出现强迫行为和观念之间的“矛盾”,上述“不断的想坏的消极的事情”这种难以自控的心理矛盾有时会引发人坐立不安、易激怒、紧张、虚弱、疲乏。如果症状严重会直接影响正常生活、学习的进行,建议及早寻求专业治疗。

    也许“学习压力重”只是一个导火索,形成的原因和成长经历密切相关:

    1、过分追求完善和要强的性格、完善主义者、胆小、敏感、缺乏自信,过分拘谨,做事犹豫不决,在儿童期发展的过度要求和控制是导致强迫产生的关键因素。

    2、长期没有安全感,对某些方面的担忧持续存在。强迫者过度关注某些方面,而在其他方面的关注度降低。这也许与长期紧张的家庭社会关系有一定关系。

    3、强迫思维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、思想、印象或冲动念头。力图摆脱,但因为摆脱不了而紧张烦恼、心烦意乱、焦虑不安和出现一些躯体症状。总是被一种入侵式的思维所困扰,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,其感到不安、恐慌或担心。但自知力完好,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,甚至很痛苦,却无法摆脱。

    高考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都是很严重的一件事情,不管是家长还是考生都会比较紧张。这也会在高考前产生很多的恐惧情绪,其中尤以考生的恐惧情绪严重,这就很容易产生高考恐惧症

    考生面对高考恐惧症如何治疗比较好呢?对此,北京朝阳北达燕园心灵心理咨询中心陈思危咨询师建议:

    1、到正规医院寻求药物治疗。

    2、广交良友,交朋友首先是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心,还要结交一些饶有风趣、逗人发笑、使人愉快的朋友,养成和朋友经常保持接触的习惯,这样可以避免和医治孤独和离异感,减轻恐惧症状。

    3、饮食保健并须加强睡眠。

    4、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。体育运动、听音乐、逛街等等。

    5、保持平常心。考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,保持一颗平常心。平常心很重要,垂直追问其背后的东西:如果不能升学会怎样?如果没有学历会影响到以后的工作,那么没有学历又怎样?这样一层层追问下去,看看最后的担心落在哪里,而这就是“原始焦虑”,如果最后的那个核心能够接受,焦虑程度就会降低。

    强迫症  强迫性思维  强迫心理咨询治疗  陈思危北京朝阳心理咨询网

    【责任编辑:admin】
  1. ↑上一篇:没有了
  2. ↓下一篇:强迫症的表现形式和治疗
分享到: 更多